揭秘关于毁神星的所有资料

编辑:   时间: 2016/7/26 11:27:10  标签: 

  各界对毁神星可能撞击地球的想法:

  科学家估计,小行星的碰撞并不足以消灭地球上的生物,不过,碰撞所产生的一连串事件,如大量的火山爆发、海水水位上升、海水的氧气减少及气候急速改变,才导致大量生物死亡,地震的力量相等於芮氏震级十二级,是地球最强烈的地震的一百万倍,火山喷射出来的灰尘和二氧化碳,将会产生温室作用,令地球的气温上升,灰尘并且阻挡了日光,使植物不能产生光合作用,破坏地球的食物链。

  从研究地球上的化石,科学家相信,在二亿五千万年以前,地球上很多生物在八千至十万年间,迅速死亡;这次小行星与地球的碰撞,和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一次碰撞类似,碰撞发生在墨西哥东南部的犹加敦半岛,这次碰撞令恐龙在地球消失。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估算,Apophis将在2036年飞临地球附近,如果发生相撞,其产生的威力将是二战末期美军在广岛投掷的原子弹当量的10万倍。撞击产生的冲击波将直接影响数千平方公里的区域,而地球表面的其它地区则会受到大量尘埃的污染。

  科学家们强调称,用于做出决定的时间已所剩无几。他们不久前曾在伦敦举行的近地天体会议上指出,现在必须着手研发相应的技术,以便在必要的时候改变Apophis小行星的运行轨迹。

  有陨石专家认为,目前关注的并非Apophis是否会与地球相撞,而是这一撞击何时会发生。许多较小的天体都会在穿越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发生爆炸并且不会对地面产生影响。但是,地球平均每10万年便会遭到一颗直径1公里以上的天体的撞击,而遭到直径超过6公里的天体撞击的几率平均每1亿年会出现一次。

  Apophis自去年6月份被发现以来便受到科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最初天文学家们曾认为,Apophis可能会在2029年与地球相撞。不过,进一步的观测显示,早先撞击的时间计算有误,但撞击发生的概率却要比原先估计的高。

  尽管现在距离撞击可能发生的时间还有20余年,但“太空守卫”基金会主席安德烈·卡鲁兹表示,政府必须现在就做出决定,这样科学家们才有足够的时间来制定方案以预防撞击的发生。据测算,Apophis与地球相撞的概率约为1/37至4.5万分之一,但在天文学上,这已经属于“非常高的概率”。

  英国贝尔法斯特皇家大学的天文学家阿兰·费茨蒙斯表示:“当Apophis在2029年4月13日到达近地点时,地球的引力会改变其飞行轨道。这样以来,当它在2036年再次飞临地球时便有可能发生相撞的灾难。”

  目前,欧洲空间局下属的先进概念研究小组正在领导研制新型卫星和火箭,以便将那些对地球有威胁的小行星推往其它“安全”的轨道。

  据专家们介绍,明年春季还将再出现一次观测Apophis的良机,借助大功率的雷达,天文学家们将能够更为精确地计算出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如果在明年的观测中还无法排除Apophis在2036年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那么天文学家们将不得不等到2013年才能进行下一次观测。但NASA认为,必须在明年观测过程中做出有关应对Apophis的决定。

  阿兰·费茨蒙斯指出:“我们可以在2013年决定继续实施避免小行星撞击的工作,但相关的计划必须在此之前就制定完毕。”天文学家们要等到2029年才能确定Apophis是否会与地球相撞。如果到时证明科学家们的预测确实会发生,那么人类将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避免Apophis撞击地球。

  天文学会的专家认为,近几年不时有小行星威胁地球的报道,这绝不表明目前地球受到的危险增加了,相反说明人类已逐步掌握了小行星的运行规律和行踪。小行星能撞上地球的概率实际上是很小的,拿直径2公里以上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的概率来说,大约是50万年左右才有可能发生一次。即使将来某个时候有迹象表明小行星有撞击地球的可能,人类也完全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及时地将它“解决掉”。比如发射飞行器、导弹等撞击、炸毁飞行天体等措施来解决“灭顶之灾”。

  美籍华裔太空人卢杰及另一名美国太空人想出新方法,阻止小行星撞地球,就是发射一艘核动力太空船并指挥它于小行星旁盘旋,发挥“引力拖船”的作用,以引力改变小行星的行进轨道。

  美国太空总署的太空人卢杰与洛夫在新一期《自然》科学杂志中表示,即使一颗直径约200公尺的“细小”小行星撞向地球,也会造成“广泛损毁”及人命伤亡。很多科学家已着手研究把一艘太空船与可能构成威胁的小行星联系起来的方法,希望藉此改变小行星的行进方向。

  虽然美国太空总署的“深度撞击”探测器早前成功撞向彗星,但卢杰与洛夫认为,由于小行星的结构大都是粗糙而不坚实,加上大多数的小行星都会旋转,故很难准确地将太空船与小行星相撞。

  该两名太空人想出的,让太空船在没有实际接触的情况下,利用引力作为“无形”拖曳工具的方法,相信优点更多。他们建议,如果宇宙间出现威胁地球安全的物体时,可派出一艘核动力太空船,扮演“引力拖船”的角色,在小行星旁盘旋,以引力慢慢地改变该物体的轨道。

  卢杰说,此构思最明显的好处是“非常简单”。由于动力在太空中不会散失,故只要有足够时间,微小的推力已可令物体的轨道出现重大转变。“引力拖船”可以是一支火箭,能于小行星表面徘徊,依赖微小的引力就能改变小行星的轨道。“引力拖船”的推动器会被调校至向外,避免朝向小行星表面,以免影响拖引力。

  太空人计算出一艘重20吨的“引力拖船”可于约一年内改变一颗200公尺直径小行星的轨道。这种方法将令原本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于10年或20年后确保不会撞向地球。

  据估计目前在太空中有约1000颗宽逾1公里的小行星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美国太空总署的小行星监察计划希望于2008年底以前,找出90%的这类有威胁小行星。

揭秘关于毁神星的所有资料

  毁神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

  毁神星是一颗环绕太阳运转的小行星,大约每7年就会运行到地球附近一次。2004年刚被发现后不久,人们就发现它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它的轨道与地球轨道交叉,这意味着它有可能会撞上地球。按照最初的估算,这颗小行星直径250米,比战列舰还大,一旦撞上地球,后果不可小觑:这场天地冲撞将产生一场巨大的爆炸,能量相当于10亿吨TNT炸药同时爆炸。这要比地球上曾经引爆过的最大级别核武器还要超出20倍。

  1、擦肩而过:

  毁神星将在2029年4月以极近的距离擦过地球,实际上会比许多人造卫星的高度更低!尽管在那一年,它肯定不会撞上地球,但存在一个问题:地球的引力会弯折这颗小行星的轨道,如果它恰好在某个距离上飞越地球(从某个被昵称为“锁眼”的空间区域中穿过),它就会移入另一条轨道,在7年之后的2036年4月撞上地球。

  问题在于,当时还没有得到足够多的精确观测数据,所以在尝试预测20多年后它的具体位置时,总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当时的推算中,毁神星在2029年总有一个很小但是不容忽视的概率会穿过“锁眼”,导致它在2036年撞上地球。

  几年前的观测数据更精确的确定了它的轨道,将2036年毁神星撞击地球的几率降到了大约百万分之一。但是,最让人放心的数字应该是0才对。

  毁神星正从距离地球1400万千米的地方飞过,正适合对它进行观测。天文学家利用NASA的金石(Goldstone)雷达设施,向那颗小行星发射了无线电脉冲,并接收到了反射回来的信号,从而精确测定了这块巨石的位置。把这些新数据加进来之后,天文学家发现,这颗小行星肯定会在2029年错过“锁眼”,因而也就百分之百不会在2036年撞上地球。实际上,2036年4月毁神星靠近地球时,它到地球的最小距离也会在2000万千米以上,比月亮还要远50倍以上。因此,看起来,毁神星是安全的。

  2、越大并非越好:

  还有另一个“更大”的消息。由赫歇尔空间红外望远镜所作的最新观测表明,毁神星比预想的要更大一些。它的直径不是270米,更有可能是350米!看起来似乎没有变大多少,但是要记住,这里说的是直径。一个物体的质量跟直径的立方成比例——直径增加20%,意味着质量会增加75%。因此,如果它撞击地球,破坏力会更惊人。

  无法确定这颗小行星有多大的原因在于,在望远镜中它只是一个无法分辨的光点。你不可能拍张照片然后测量它有多大。相反,你只能通过它有多亮,再加上知道它离地球有多远,从而推算它的大小。大多数小行星都会把照在它们身上的大约4%的阳光反射回来,因此把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你就能得到它的大小。

  问题就在于反射率。这只是一个猜测。但赫歇尔望远镜的最新观测确定了这个数值。通过比对毁神星在红外波段不同波长上的亮度,天文学家发现,这颗小行星在可见光波段的表面颜色要比原先认为的更黑一些。如果小行星表面更黑,那么要达到同样的亮度,它就必须更大才行。这意味着,毁神星撞上地球的话,会产生威力更大的冲撞。

  3、教训行动:

  毁神星带给来的教训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人类正越来越擅长寻找、发现和追踪这些小行星;另一方面,人类必须非常严肃地应对这种威胁。

  毁神星大小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会造成毁灭性后果。它会直接摧毁撞击地点周围数百千米内的所有东西,并且产生整个地球都可以感受得到的影响。尽管不会像6500万年前的那场撞击一样灭绝大量生物,但这样的灾难应对起来也绝对轻松不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你可以想想:两架撞上大厦的飞机就能导致全球经济一蹶不振,那么,一场10亿吨TNT级的大碰撞又会如何呢?

  毁神星把这种风险如实带到了公众面前,或许比好莱坞那些大片的效果还要好。不过,天文学家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在认真考虑了。由科学家、工程师和宇航员创建的B612基金会,专注于定位、确认,甚至阻止小行星撞击地球——他们有这样一个计划,创建一个被称为“前哨”的太空项目,用于追踪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在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科学家也打算创建一个类似的项目,被称为NEOCam。

  对于毁神星撞地球所做出的措施: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认为一张重约550磅(即249公斤)的碳纤维网,足以改变对地球存在潜在威胁的小行星毁神星(Apophis)的既定轨道。因为网的材料将会起到类似于太阳帆的作用,增加小行星吸收和排出的太阳辐射的总量。

  在2029年前,毁神星都不会给地球造成太大的威胁。即使当它开始露出邪恶的微笑时也是在2036年了。科学家们认为将其套在网中长达18年久后,足以将这个可预见未来里的末日煞神推离地球。

  毁神星带给来的教训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人类正越来越擅长寻找、发现和追踪这些小行星;另一方面,人类必须非常严肃地应对这种威胁。毁神星大小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会造成毁灭性后果。它会直接摧毁撞击地点周围数百千米内的所有东西,并且产生整个地球都可以感受得到的影响。

  尽管不会像6500万年前的那场撞击一样灭绝大量生物,但这样的灾难应对起来也绝对轻松不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你可以想想:两架撞上大厦的飞机就能导致全球经济一蹶不振,那么,一场10亿吨TNT级的大碰撞又会如何呢?



共3页 1 2 3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2014-2021 © 昕薇网™ ixinw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